多国央行提前降息效果有限 财政政策或成主要刺激手段
北京时间16日凌晨,美联储打出“降息+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组合拳,出乎市场预料。一系列宽松举措公布后,目前美联储的政策空间已非常有限,美国未来或更偏向依靠财政政策提振经济。
根据美联储官网文件,美联储不仅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至0.25%的超低水平,还启动了规模达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另外,美联储还将银行贴现窗口的紧急贷款利率下调了125个基点至0.25%,并将贷款期限延长至90天。
降息并不令市场意外,令人意外的是降息时间点及宽松规模。富达国际固定收益基金经理蒂姆·福斯特认为,金融危机暴发10多年后,美联储再次拾起已封尘的“危机处理剧本”,超低息及央行扩表的日子将陪伴投资者较长一段时间。
此次猛烈的宽松节奏不禁让人发问:美联储还有多少“子弹”?
“目前来看,美联储已没有太大的政策空间,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的方向更趋向于无限制购买债券以及通过开放贴现窗口、提供优惠利率等方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上证报,他预计美联储不太可能采取负利率政策,暂时也不太可能通过购买股票刺激市场。
FXTM富拓中国市场分析师刘敏认为,如果未来进一步降息或将进入负利率时代,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也没采取过的措施。当前形势来看,她认为美联储更倾向于走之前的“老路”,对于“负利率”这种新药,美联储可能只有在局面无法收拾的时候才会使用。
美联储率先公布降息后,多国央行和金融机构纷纷跟进出台宽松政策,但效果有限。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各国首要任务仍是防控疫情蔓延,其次是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共同刺激经济增长。
16日,新西兰央行宣布提前降息75个基点,并表示未来或会启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日本央行也在16日提前举行利率政策会议,将年度ETF购买目标增加6万亿日元,总规模达12万亿日元;韩国央行随后也宣布降息50个基点。
不过,就效果来看,市场并没有为多国央行宽松政策“买单”。
截至16日收盘,日经225指数下跌2.46%,韩国综合指数下跌3.19%,新西兰NZ50指数下跌3.56%。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长期来看,受制于疫情时期信息不对称,超预期的宽松货币政策会被视为反向信号,导致市场以为自身低估了潜藏的经济金融风险,进而打击市场的长期信心。
刘敏告诉上证报,虽然各国央行将跟随美联储宽松政策,但目前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仍是各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后期再配合财政、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给予纾困,对于解决短期经济放缓有一定帮助,未来最关键的是要促使消费者加大消费,弥补疫情期间的消费缺失。
除了降息,还有其他提振经济的手段吗?
章俊认为,美国经济有可能在今年二季度持续下行,三季度出现实质性衰退风险。届时如果美国就业数据恶化、失业率明显反弹,美国可能会采取财政刺激政策。但就现阶段经济表现以及决策流程来看,财政刺激政策暂时不会很快出台。
富达国际亚太区首席投资官Paras Anand认为,美联储政策提振作用有限,预计美国及其他成熟经济体将在中期推出更多财政政策刺激经济。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表示,各国政府需给予企业一定的免税、减税支持,并改善工人福利保障系统。预计美国国会将通过一项强有力的财政刺激法案,欧盟方面也将采取更多财政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流动性。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DF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