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近万亿 3月M2增速8.6%创13个月新高
日前,央行发布了2019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19年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2019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以及2018年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
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6%,创下13个月新高。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4.6%;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同比多增9526亿元;外币贷款增加461亿美元,同比多增137亿美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4万亿元。
3月末M2同比增长8.6%
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9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创下13个月新高,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76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末高2.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49万亿元,同比增长3.1%。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3月M2创下2018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主要原因包括,3月外汇储备规模继2018年11月以来取得“五连升”,外汇占款有望实现正增长,有利于流动性投放;财政存款减少6928亿元,同比多减2126亿元,加大货币投放力度;信贷增长较去年同期加快,派生能力增强。此外,本月M0同比增速由-2.4%回升至3.1%,M1由2%回升至4.6%,反映企业流动性有所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同比多增952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9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4.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7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83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879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高级研究员陈冀分析道,三月信贷在没有了二月春节季节性因素影响后,通常又为财政存款下放月,加之在多次定向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也相对充裕,都给三月信贷超预期反弹创造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而从信贷投向结构上看,显示出2019年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增强。未来仍不能忽视政策偏松调整背景下,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变化情况。
此外,3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2%,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7%;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万亿美元;一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12917.1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5906.2亿元。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初步统计,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40.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18万亿元,同比下降11.3%。
温彬认为,整体上看,本月社融增速逐渐企稳回升,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信贷都有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下阶段,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松紧适度的稳健基调,近期降准概率下降,但在融资规模“量”改善的情况下,宜更加关注政策传导的通畅性和“价”的合理,不断推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
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29万亿元,同比多增1.44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241亿元,同比少增251亿元。从结构看,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6.9%,同比低6.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占比0.3%,同比低0.5个百分点。
连平、陈冀表示,综合一季度的整体情况来看,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占比为67.6%,而表外融资中信托、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占比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人民币贷款在社融中占比下降,主因在于新增入社融统计中的地方政府债今年发行较早且进度较快。
此外,2018年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293.52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268.24万亿元,同比增长6.3%;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6.95万亿元,同比增长1.7%;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18.33万亿元,同比增长9.4%。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DF387)